在集美老侨楼里,
品茗、听歌、赏月...
看光影斑斓,听曲声悠悠
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5月19日,龙舟唱晚“闽南·YOUNG”音乐微现场活动,吸引了近百名音乐爱好者聚集在集美区陈文确陈六使陈列馆。六位满怀热情的音乐人带来了《鹦鹉》、《鼓浪屿》等一首首原汁原味的原创歌曲,让市民在光影攒动间感受本土音乐的魅力。
在公益演出中
既有武麟这样的音乐“老炮儿”
也有邓博伦、滚儿这样的“90后”
▲武麟即兴吹奏十孔口琴
而对于滚儿这样生在厦门、长在厦门的“90后”音乐人来说,自己的代表作《悲伤歌》、《星星》、《一块七毛八》等在别的城市写下的歌,唱罢又觉得自己“永远都是写给厦门的”。
▲邓博伦弹奏自己编写的歌曲
▲音乐人在文确楼前深情演绎
音乐爱好者张先生是土生土长的厦门人,下午四点多就来到了活动现场,在他看来,这场音乐“微现场”活动更像是“音乐与历史的交融”。他告诉记者,音乐会的举办地点文确楼,,坐北朝南融合了西方建筑和闽南建筑元素,展示着当时的修建者新加坡华侨陈文确与陈六使,生前慷慨解囊支持嘉庚先生创办集美学校、厦门大学和集友银行的生平事迹。而在两个小时的音乐会中,最让张先生感动的是原创音乐人的即兴表演和分享交流。“唱得很实在,” 张先生说,“艺术来源于生活,这就是我们集美人的一种生活方式。”
不同于传统的音乐会,启动于今年5月份的“听见集美”侨楼音乐会——音乐“微现场”,顾名思义就是小型、精致、多样。
▲龙舟唱晚“微现场”艺墅家专场
我们会挑选具有文化内涵、艺术素养以及风景优美的地点,根据不同场地特点来制定音乐演出内容,以音乐“微现场”的形式带动周边人气,提高活动所在地知名度。
厦门龙舟唱晚文化传媒公司负责人介绍说,音乐“微现场”和在集美举办了6年的龙舟唱晚集美学村音乐节一脉相承,延用了“闽南·YOUNG” 的音乐品牌,由厦门龙舟唱晚文化传媒公司发起。活动秉承免费公益的原则,每场次的参与人数不超过百人,名额先到先得。与大型音乐节不同的是,这样的小型音乐现场演出和分享会,让爱音乐的人有机会更近距离地接触到音乐人。
▲陈文确陈六使陈列馆专场
龙舟唱晚音乐会系列已经是集美的一张音乐品牌,音乐“微现场”走进集美大社侨房,开办侨楼音乐会,市民不仅能在老建筑中倾听音乐,还能领略建筑艺术。
集美街道办事处文化旅游办公室主任薛兆镰介绍,集美目前登记在册的侨房有8幢,松柏楼、文确楼的音乐会都很受欢迎,接下去还将走进建业楼、泰和楼等,根据每一幢建筑的不同特色策划相应的音乐会内容,为广大市民奉上独特的音乐体验。一些“养在深闺人未识”的历史建筑风貌,将为人们所知,也为厦门原创音乐的发展开辟了“新天地”。
让我们一起期待
下一场侨楼音乐会...
集美报记者:冯立东
编辑:黄碧娟|编审:王德胜 刘意婷
天下集美原创,授权转载请联系我们
投稿邮箱:xmtxjm@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