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海音乐学院民族声乐系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国家一级演员。师从中国著名声乐教育家金铁霖教授、马秋华教授。曾获第五届广东羊城音乐花会青年声乐比赛专业组民族唱法第一名,第二届中国民歌大赛银奖,广东省第五届艺术节表演一等奖。2013、2015年担任新加坡国际声乐比赛评委,2011年担任第八届中国音乐金钟奖复赛评委。曾经在广州、深圳、香港、宁波、惠州等地举办十多场独唱音乐会,在星海音乐厅推出“经典.留声”柏林林民歌、歌剧与戏曲、古典诗词、电影金曲四场系列师生音乐会,主持“惠东渔歌”教学研究课题,指导学生参与省级及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指导学生多次在省级、国家级声乐比赛中获奖;出版演唱专辑《月圆花好》、《不辞长作岭南人》等,MV《美丽罗浮》《蓝蓝的大亚湾》在央视播出。
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学硕士、星海音乐学院音乐学系副教授、中国民族音乐教研室主任、中国传统音乐学会会员、上海代代传承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文化天使”、“歌乐岭南音乐工作室”负责人之一,广州市番禺区第十七届人大代表。长期从事音乐理论及钢琴演奏的教学与研究,参与及主持了多项省级、院级音乐研究课题,在各大音乐专业期刊发表学术论文近20万字,并经常受邀举办音乐艺术讲座。出版了个人专著《民歌艺术》、《中国民间音乐艺术》、《沥姐说西方音乐》、《七十回眸——赣南采茶戏名家张宇俊回忆录》,开设了致力于普及音乐、艺术与审美知识的个人微信公众号“沥姐说”和喜马拉雅个人电台“沥姐说音乐”。
唐洁洁
唐洁洁,星海音乐学院民族声乐系讲师,中国民族声乐艺术研究会会员,中国音乐学院硕士研究生,师从金铁霖教授、马秋华教授、曲学选副教授。荣获第五届全国高等艺术院校中国声乐总展演决赛教师组金奖、第七届全国声乐比赛文华声乐节目优秀表演奖(政府奖)、第三届全国新人新作歌手大赛民族唱法专业组铜奖、第二届全国高等艺术院校民族声乐大赛学生组优秀奖;2013年、2015年担任新加坡国际声乐大赛艺术顾问兼评委会委员;曾出演著名词曲作家吕远老师创作的大型民族歌舞剧《秦始皇与孟姜女》饰演女主角“孟姜女”;在中国音乐学院国音堂、星海音乐学院音乐厅和广东潮州文化艺术中心等地成功举办了多场独唱音乐会;参与中央电视台《新视听》《音乐厅》《中华情》等节目的录制;代表国家和学校多次出访香港、泰国、老挝、新加坡、澳大利亚等国家和地区。从教以来,多次指导学生获得优异成绩及各类声乐奖项,并受到大家的一致肯定。
徐秋菊,梅州人,1979年1月毕业于梅县地区戏剧学校;2000年7月毕业于中山大学。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广东省文化馆研究馆员,国家一级演员。有中国“山歌皇后”及“山歌一姐”的美称;多次在歌唱大赛中摘取桂冠;1996年应邀到北京参加全中国专业团体调演,获得中央文化部颁发的“优秀表演奖”(即表演一等奖);2001年5月被星海音乐学院评为“岭南音乐名家”;2007年6月荣获中国音乐协会和广东音乐家协会颁发的“新民歌成就奖”,她创作的客家山歌表演唱《广州美景唱不完》、小组唱《新绣荷包两面红》、独唱《客家乡亲》、独唱《喜事好运滚滚来》、山歌小品《宝贝》、独唱《白云山上好风光》、独唱《开心最重要》《寻梦》等均荣获广东省文化厅颁发的创作“金奖”;连续多年被评为广东省“优秀音乐家”。徐秋菊多年来,致力于客家山歌的传承,发展,创新与推广。为岭南的音乐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艺术指导:胡旭
青年合作钢琴家,合唱指挥。南部战区陆军部战士文工团钢琴演奏员,星海音乐学院民族声乐系客座钢琴艺术指导,南方女子合唱团常任指挥。广州市公务员合唱团,花都区合唱团,从化教师合唱团常任助理指挥。指挥花都区合唱团获得广东省百歌颂中华总决赛金奖第一,孔雀杯三届优秀艺术指导,中国合唱节优秀钢琴伴奏。
艺术指导:吴惜喜
星海音乐学院民族声乐系声乐钢琴艺术指导。2005年毕业于星海音乐学院,2006年至今先后担任星海音乐学院声乐系、民族声乐系艺术指导。2008年获孔雀声乐比赛优秀钢琴伴奏奖; 2014年担任民族声乐系教学展演钢琴伴奏;2015年担任民族声乐系教师音乐会和“唐洁洁独唱音乐会”钢琴伴奏;2016年获第五届全国高等艺术院校中国声乐总展演决赛中获得最佳钢琴艺术指导奖。
惠东渔歌是中国渔歌粤东品种,主要在惠东县的稔山、平海、港口、巽寮、盐洲一带渔民居住地区流行。“渔民以船为家、以捕鱼为生,从他们的方言土语和独特的歌唱音律节奏中,形成了别具一格的渔歌。” 以其玲珑透剔的旋律和独特俊俏的衬词村腔而称著于全省民歌歌种之林。千百年来流传于粤东沿海闽南语系的渔港,从海陆丰地区的汕尾、甲子、碣石,沿着海岸线西传至惠东的港口等浅海作业区众多渔港。数以百计的不同旋律的曲目,展示其音乐性蕴含之丰富多采。
客家山歌旋律优美,几乎所有曲调中都有颤音、滑音、倚音等装饰音,因而使旋律变得回环曲折、委婉动听。客家山歌有多种唱腔,包括梅州地区的松口原板山歌、梅县山歌、兴宁罗岗山歌、蕉岭长潭山歌、大埔西河山歌等。客家山歌题材广泛,意境含蓄,善用比兴手法,尤以双关见长,语言生动通俗,押韵上口。
Copyright © 台湾民族音乐联盟@2017